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正和里「一社區一蓮花」幸福講座 體認幸福的真諦
2025-07-08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勝鬘分會與信義第二分會,7月6日於信義區正和里里民活動中心聯合舉辦「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」,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《幸福百法》文章,與民眾分享幸福的智慧與實踐,展開一場以「幸福」為主題的心靈饗宴。
講座由教育部生命教育講師蒲懿君主持,台北勝鬘分會督導杜韻菊、信義第一分會會長翁詩婷、讀報教育講師陳思夷與談,暢談幸福的定義與實踐。台北佛光合唱團以〈雲湖之歌〉揭開序幕,悠揚歌聲營造溫馨氛圍,吸引近40位里民前來聆聽。
正和里里長董玲娥致詞表示,此次佛光山首次在正和里辦理講座,種下第一朵幸福的蓮花,期盼講座成為年度活動之一,讓幸福年年綻放。
信義第二分會會長蔡惠琴感謝董里長提供完善的場地與設備,使活動順利舉行。未來將持續結合健康、財富等多元主題,以期為社區帶來更多正向力量。勝鬘分會會長何德貞也表達感謝,強調此次活動為眾人同心協力的成果,展現社區與佛光人的善緣與凝聚力。
杜韻菊分享,年輕時曾將滿足慾望視為幸福,過於追求物質與虛榮,忽略了生活的本質。加入佛光會後,受到人間佛教的教導與啟發,轉而珍惜家庭、重視親情,如今與家人共度假日時光,就是她心中最好、最踏實的幸福。
翁詩婷表示,年輕時因長期過度操勞、作息不正常,導致健康亮了紅燈,促使她放慢腳步,走進道場承擔義工,親近善知識,學會轉念與樂觀面對人生。深刻體悟到,只要向前看,幸福其實就在前方。
「因為感恩,才找到幸福之門」,陳思夷分享,自小因自信不足,常無法自在的表達,於父親驟逝的佛事因緣接觸佛光山,因而走進道場;從學習佛畫及讀報教育服務中,漸漸走出陰霾,變得自信,並在服務中學會感恩。
蒲懿君表示,過去她曾認為「完美」才是幸福,然而人生往往充滿無常與不順,透過信仰學習轉念,接受不完美,才明白「幸福是從內心的安定與包容開始」。
講座現場溫馨感人,不僅深化里民對幸福的體悟,也加深對人間佛教理念的認識,促進社區交流,為民眾心靈注入正向能量。
講座由教育部生命教育講師蒲懿君主持,台北勝鬘分會督導杜韻菊、信義第一分會會長翁詩婷、讀報教育講師陳思夷與談,暢談幸福的定義與實踐。台北佛光合唱團以〈雲湖之歌〉揭開序幕,悠揚歌聲營造溫馨氛圍,吸引近40位里民前來聆聽。
正和里里長董玲娥致詞表示,此次佛光山首次在正和里辦理講座,種下第一朵幸福的蓮花,期盼講座成為年度活動之一,讓幸福年年綻放。
信義第二分會會長蔡惠琴感謝董里長提供完善的場地與設備,使活動順利舉行。未來將持續結合健康、財富等多元主題,以期為社區帶來更多正向力量。勝鬘分會會長何德貞也表達感謝,強調此次活動為眾人同心協力的成果,展現社區與佛光人的善緣與凝聚力。
杜韻菊分享,年輕時曾將滿足慾望視為幸福,過於追求物質與虛榮,忽略了生活的本質。加入佛光會後,受到人間佛教的教導與啟發,轉而珍惜家庭、重視親情,如今與家人共度假日時光,就是她心中最好、最踏實的幸福。
翁詩婷表示,年輕時因長期過度操勞、作息不正常,導致健康亮了紅燈,促使她放慢腳步,走進道場承擔義工,親近善知識,學會轉念與樂觀面對人生。深刻體悟到,只要向前看,幸福其實就在前方。
「因為感恩,才找到幸福之門」,陳思夷分享,自小因自信不足,常無法自在的表達,於父親驟逝的佛事因緣接觸佛光山,因而走進道場;從學習佛畫及讀報教育服務中,漸漸走出陰霾,變得自信,並在服務中學會感恩。
蒲懿君表示,過去她曾認為「完美」才是幸福,然而人生往往充滿無常與不順,透過信仰學習轉念,接受不完美,才明白「幸福是從內心的安定與包容開始」。
講座現場溫馨感人,不僅深化里民對幸福的體悟,也加深對人間佛教理念的認識,促進社區交流,為民眾心靈注入正向能量。
最新消息
緬懷星雲大師 多倫多佛光山人間佛教主題座談
2025-09-16普門寺讀報教育迎新 共讀《人間福報》遇見幸福
2025-09-16北卡協會參與羅利警局社區同樂日 促進警民交流
2025-09-16教育部USR EXPO展 佛大展現地方創生與永續新風貌
2025-09-16月光寺知賓分隊儀態研習 展現佛光品牌優質服務素養
2025-09-16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佛教與生活.生活與修持 8-1
2025-09-16東京佛光會幹部研討聯誼 人間佛教道上攜手前行
2025-09-15西來大學攜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 共譜佛教教育新篇章
2025-09-15昆士蘭警務處參訪佛光山 歡喜與澳洲歷任住持相會
2025-09-15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金剛 淨灘愛地球
2025-09-15
相
關
消
息